一、公民日常保密防谍注意事项
1.自觉学习国家宁静保密知识,接受宁静保密教育,提高宁静防备意识。
2.日常事情生活中,不私自打探、流传国家秘密和敏感信息,不不法获取、持有、买卖涉密文件资料。捡拾到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应主动向国家宁静机关、公安机关或保密行政治理部分报告。
3.网上交流不宣布涉及国家秘密的言论,不涉及我军武器装备、军事安排、军事演习等敏感话题,不宣布涉及国家秘密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
4.微信、00、钉钉交流或网络求职中发明有要求提供党政、军工、科研单位涉密信息、内部敏感信息,或高价求购涉密资料,内部刊物的,应提高警惕。
5.不带境外人员旅行或进入非开放区域、场合,不填写境外人员发放的种种视察表,或替他们撰写社会视察方面的文章。发明有人在军事禁区或军事治理区不法拍摄、测绘的,应予以制止,并报告国家宁静机关、公安机关等部分。
6.加入国际学术集会或在外洋刊物上宣布文章,要按划定治理审批手续。不为境外人员提供或代购内部读物和资料。
二、典范案例
国家宁静机关2020年11月披露,某企业技术人员刘某,曾在多家招聘网站投放个人简历,最终被境外间谍以“兼职”名义拉拢策反。境外间谍除向刘某探询雄安新区建设情况、整体计划情况外,还要求刘某搜集指定的核电站等多家重要电站的现场施工图片及相关图纸,并允许给予其6万元酬金。就在双方准备交易时,国家宁静机关办案人员将刘某抓捕归案,涉案的电脑、手机等工具也同时被扣押。
沈某某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以开私家车为兼职。一名受雇于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在我国境内开展间谍情报事情的人员搭乘其私家车进行视察时,发明沈某某具备视察军事目标的条件,于是将其“引荐”给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厥后,沈某某觉察对方要求拍照的所在都是敏感的军事基地,意识到对方可能是境外间谍,于2021年5月主动向国家宁静机关自首。
(摘编自金城出书社《间谍就在身边:全民日常保密防谍须知》等)